第873章 女娲织锦绣

天授之剑 梁上齐人 2371 字 1天前

龙杨停止了喝酒,看向老学究,感到极为奇怪,使用三眼神通,像是刮骨疗毒一般将对面的老家伙看个通透,老学究并未给他那种如梦似幻的神秘感,很普通,就是一个卖弄学问到处蹭酒喝的平凡人,不过,这里又是何地?自己究竟在哪儿?这里为何有人间界的传说?

老家伙翻看线装书,线装书如同散架一般,老学究干脆将散架的线装书放在桌上,一页一页的整理,舌头舔湿手指,小心翼翼的继续翻书:“共工与颛顼争为天子不胜,怒而触不周之山,使天柱折,地维绝。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天不足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足东南故百川注焉...”

这个时候酒菜上桌,店小二没好气,“炎老鬼,有没有新鲜玩意,这故事我都听腻了,一本书一个故事百样人,你烦不烦?”

龙杨看了一眼店小二,道:“我爱听,你管得着?一边待着去!”

店小二看了一眼龙杨,嘟嘟囔囔:“不识好歹,没人管你!”

老学究喝了一口酒,咳嗽一声,皱眉,显然是嫌弃酒不好喝,道:“天醉酒楼 ,当然要喝天醉,老烧辣喉,辣眼,辣心,下品!”

龙杨将自己的天醉推到老学究面前,并喊道:“小二,再上一坛天醉!”,对老学究道:“老先生随意喝,管够!”

老学究憨憨一笑,又翻开一页书:“四极废,九州裂,民不聊生者也。幸得女娲补天于高山之巅,羲和浴日于东海之滨,救得万众生灵。后人乃建于山下以祀女娲羲和,堆陨石于高台以祭太阳神灵...”

老学究一边喝酒一边讲故事...确切地说是照本宣科,龙杨震动的不是故事本身,而是这个故事为何在这里流传,听完老学究讲完故事,二人这才专心的喝酒吃菜,龙杨问道:“老先生,此书从何而得?”

“传家宝!”老学究怡然自得的喝着酒,好像一个故事换一顿酒心安理得,看向龙杨,问道:“小先生从何处而来?”

龙杨没有回答他的提问,道:“老先生既有如此传家之宝,想必是诗书传家的书香门第,不知可否带着晚辈去老先生家去看看,拜访一下?”

老学究摇头:“家门败落,孑然一身矣!”,老学究道:“看来小先生对故事很感兴趣,有无兴致踏寻山河,访古问今以求真知?”

龙杨道:“正有此意,还请老先生带我一观,对了,晚辈龙杨,老先生直呼其名就是!”

龙杨叫过店小二结账,老学究拿出好几个黑乎乎的小坛子开始打包,并且那些坛子封好小心翼翼的装进了一个褡裢,装好书,背上褡裢,回头看着店小二:“小子,不要狗眼看人低,老朽虽穷,但是靠本事吃饭,不像你,被人呼来喝去还要显摆自己高人一等,我呸!”

“老东西,我也呸!”店小二嘟嘟囔囔,显然不服气,骂了几声,也就忙碌去了。

二人出了酒楼,龙杨问道:“何处去?”

“不周山!”老学究将褡裢摆正,在前领路:“有不周城,怎么会没有不周山?圣母女娲补天缺,化为日月万物,魂不离大地,神不舍苍生,不周山就在大地之上,也在人们的心中。”

二人出了城,龙杨跟着老学究,老学究怎么看都是凡人,只能步行,龙杨也只好以步行跟随,出城北去,翻过一道道山梁,已经近黄昏,山梁下,大地染上金黄,奇怪的是附近并无人烟,而且夕阳下的大地也显得有些苍凉,老学究带着龙杨下山,龙杨见远处另一道山梁的脚底,有一条树带,龙杨注意到,老学究脸色有些怆然,不解其意,老学究也不停步,来到树带下,龙杨这才看到,一座破败的小庙位于树带之中,都不如人间界建筑的土地庙,方圆不过丈,高不过一人,庙顶塌陷,砖瓦零落,敞开的庙门也已经垮塌,龙杨透过庙门,见里边有一方破败的供台,供台上是一尊站立的塑像,塑像已经斑驳,坑坑洼洼,景象相当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