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四章遥遥领先

同时,每路军都会派遣御史,倾听下面将士的检举揭发,看是否真有冒功者。

这些措施,无疑使这次的封赏,愈发显得公平公正。

也正是看到了这样的举措,十余万的将士,才会满心的欢喜鼓舞。

可以说,这是大明帝国建国一来,从未有过的公正。

也正是这样的举措,让众人心中对皇帝陛下愈发的忠诚恭敬。

这才是他们大明帝国万民之福,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个皇帝,他们大明才摆脱了颓势,再次兴盛起来了。

这是多么辉煌的一件大事。

不但是普通的士兵满心欢喜,那些正直的统帅和大将,也感到十分的痛快。

对于皇帝陛下的这些举措,他们当然会十分的支持,赞成。

而且,还会坚决的执行,绝对不能让手下的任何一个士兵失望。

特别是新路军的统帅穆英,此时躺在椅子里,心中已开始了筹备了她所带领大军的嘉奖仪式。

这些将士跟随她穆英,南征北战一年来,可以说十分听从她的军令,并未因为她是一个女帅,便轻视怠慢她的命令。

不但十分的配合,而且,士气一向很是高涨,从未懈怠过分毫。

作为他们的统帅,她的心中当然是十分的感激。

这是发自内心的欣喜。

这次,她不但要为众将士争取最大的功勋奖赏,而且,还准备把自己的金银奖励拿出来,作为那些战死沙场的将士的抚恤。

虽然朝廷会发放一些抚恤,可那些却难以让那些死去的将士家属难以养家糊口。

她要根据每个人的家庭情况,把抚恤都在给他们增加一些。

这就是她穆英的心思。

除了这样的嘉奖仪式外,最令穆英所忧虑的,还是新路军所占领地区的治理。

她的手下,基本都是武将,让他们冲锋陷阵,奋勇杀敌还可以。可是让他们来治理这郡县的民政,管理万民,却是不可的。

术业有专攻,类似这样的政务,还是交给那些文官比较好。

可是因为这场的战争,高句丽损失了不少的文官。

那些忠诚高句丽的官员则是战死了不少,而且,就算活着有一些还隐居了起来,不再出仕。

对于这些人,穆英倒也不会热脸硬贴上去。

这天下离开任何人,都照样会正常转的。

除了这样的官员,还有一批的高句丽官员实在是不得人心,他们贪污腐化,令百姓怨声载道,民怨四起。

像这样的官员,又能如何能让他们来治理呢?

若是那样的话,岂不是硬逼着高句丽的百姓继续造反你,推翻他们吗?

这怎么行?

所以,这样的官员非但不能用,而且,可以的话,还得杀掉一些以此赢得百姓对大明的归顺。

让他们知道,如今哪怕是大明帝国统治他们,依旧是为他们着想的。

如此一来,就剩下另外一类官员了。

这类官员大都是有些能力,当看到别无办法之后,便选择了投降归顺。

这类人比较识时务,而且,又深得一些百姓的心。

这样的情况下,当然也就先用这些官员了。

可是这样的官员,就算全部使用了,还是要差上一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