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他们一句话,竟还想再要一百两的银两?
“各位,你们是什么意见?”
其中一个王室的王公,眉头紧皱看向其他人。
“这……实在太多了,能不能减少一部分?要知道咱们这些财物还要献给滕武大名一部分呢。”
其中的一个贵族,这时提出异议道。
他们虽带走了大量的财物,可他们知道,要想在东瀛安居下来,还得向那些大人物送大量的金银才行。
唯有如此,才能在东瀛保证他们的荣华富贵。
若是这样算的话,就没有剩下多少了。
这就是他们犹豫不决的原因。
“可若是不给那些倭寇,想必他们是不会善罢甘休的。如今,我们互有损伤,谁也不知道接下来的战况会如何。”
“对,若是战败了,那我们别说财宝了,甚至连小命都难保了。”
这样的丧气话一出,高句丽的一众王公们顿时不再言语。
最终,高句丽王室的一个王公,终于下定了决心。
“给,给他们,二百万买个安全,也是不错的。”
当他说完这句话后,其他的王公贵族都暗自松了口气闲。
看得出,他们宁愿舍弃一半的财物,也不愿意去与黑龙劫掠团的倭寇战斗。
谁知,在他们决定之后,准备派那个使者再跑一趟的时候,就听到一声刺耳的嘲笑声。
“愚蠢,愚蠢至极,一群蠢货。你们想要死的快些的话,就尽快去。”
说这番话的人,不是旁人,正是仅剩下的那个滕武大名的使者.
大明帝国,京城,皇宫。
勤政殿。
朱祁钰看过来自高句丽的奏折之后,眉头紧皱。
自从他北征返回之后,迅速整顿好了朝纲。
什么有异心的宗室,太监,全部一网打尽。。
整个吏治为之一清,本来波涛汹涌的京城,也瞬间风平浪静。
他虽心怀仁义之心,可有些人就是想要祸乱朝纲,富贵的日子不去过,总想放纵自己的野心。
针对这些人,朱祁钰没有心软,更没有手软,在锦衣卫大肆的抓捕下,成百上千的党羽,被抓捕、被击杀。
曾经为之动荡的朝堂,在他的强硬手段之下,很快肃清所有的不利。
这就是一个铁腕帝皇的强势,同时,也是大明帝国稳固的重要前提。
不过,在重整朝纲之后,朱祁钰也发现了另外一个令人头疼之事。
那就是国库的银子不够了。
这一年来,他又是亲率二十万大军北征,又是令英国公等人率领西讨,还有一系列的其他施政措施。
要知道这些可都是需要大量的钱财做支撑的。
现在无论是北征,西讨都进行了到了最关键的时期,谁知却被内阁和户部的官员告知,国库已经见底了。
这让他顿时大为恼火和疑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