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8、重整旗鼓,再次作战,更为猛烈!

看着众人的眼神,张鲁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

只要是把握住这一次机会,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此时张鲁非常清楚,终将是士气高涨,只有抓紧这次机会他一定能够站在山顶之巅。

汉中地区对于张鲁来说极其重要。

无论如何张鲁都不愿意放弃汉中地区。

汉中地区可是他的大本营,无论如何张鲁都要守住很多地区。

只有如此张鲁才有立足之地,如果把汉中地区丢失了,从此以后张鲁很有可能直接消失。

这一刻张鲁心急如焚。

看着手下的士兵被派了出去,而且这些士兵士气高涨。

这对于张鲁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只要他们士气高涨,那么这一战成功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张鲁早就盼着这一天了,而且他坚信要不了多久,曹操就会派着援兵杀过来,到时候与他合兵一处。

有了援兵之后,张鲁肯定是更有底气,这一点张鲁还是比较有自知之明的。

他明白自己根本不是张飞,赵云以及庞统等人的对手。

即便是诸葛亮,刘备,关羽等人没有到来,但是实力已经非常恐怖。

如果全都来了,可能汉中分分钟就被灭掉了。

即便如此,张鲁此时也抵挡不住面对赵云,庞统,张飞等人的挑衅,张鲁根本无力反击。

只是此时无论如何他都要顶住压力。

目前对他来说确实比较被动。

但是他也只能咬着牙,全力以赴地守住大本营。

无论如何张鲁,此时都要与刘备决一死战。

这一刻张鲁对未来充满信心,因为他知道要不了多久,最终的胜利者很有可能还是他。

因为有了曹操的加盟,这一刻对于张鲁来说太重要了。

只要曹操帮着他相信庞统,赵云,张飞等人根本坚持不了多久。

而且最重要的是他的汉中地区的城池易守难攻。

这是张鲁最后的倔强。

如果他的城池是四战之地,很容易被击破,那么张鲁此时可能已经缴械投降了。

正是因为他的城池还是比较坚固的,不好攻破,所以张鲁才抱着最后的侥幸,他要坚持到最后一刻。

张鲁看到所有的士兵都下去了之后,总算悬着的心放下了不少。

即便如此,张鲁还是不停地令手下的侍卫打探消息,都要做好最后的准备。

只有如此对于张鲁来说才有可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此时张鲁做好了多面准备。

派出去不少人前往路上迎接曹操。

说到底还是得把援兵搞过来,如果没有援兵只是靠张鲁自己,到最后还是支撑不住。

现在好了,曹操的援兵很快就会到来。

这对于张鲁来说就如他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一般。

只要抓住了这个机会,张鲁的人很快就会免于这场灾祸。

反之,如果失去了这次机会,最终被刘备的人攻克了,那么张鲁的汉中地区从此以后就会生灵涂炭,至少汉中地区再也不属于张鲁了。

这个对于张鲁来说才是致命性的打击,一想到这里张鲁根本就睡不着觉。

这几天张鲁瘦了十几斤,嘴上起的都是泡。

没有办法,这关系到他的切身利益,如果他守住了,所有的压力都会减轻很多,反正如果守不住,对于张鲁来说就是致命的打击。

无论怎么选择,张鲁都非常清楚,不到最后一步他不会启用最后一条后路。

尽管他已经留好了退路,但是那个退路对于张鲁来说是不得已而为之。

因为那个后路张鲁如果杀过去之后,对于他来说将会是致命性的打击。

从此以后,张鲁很有可能失去自由。

这对于像张鲁这样的一方诸侯来说,比让他死了都难受。

所以他不到最后一步,他不会选择那样的活路。

如今有了机会,张鲁当然要好好把握。

张鲁令手下的亲随,去各个战场监督作战。

都到这个时候了,火烧眉毛一般他不敢掉以轻心。

因为稍有不慎,很有可能他就万劫不复,到了那时之后,张鲁真的就一点可能性都没有。

此事还没有发展到那一步,对于张鲁来说还有机会,只要他坚持住,守住自己的汉中地区,相信要不了多久,等待曹操的援兵过来之后与曹操的援兵一起夹击庞统,赵云,张飞等人,最终还是有可能胜利的。

而这个结果才是张鲁此时最想要的结果。

至于其他的事情,对于张鲁来说,都必须暂时放一边。

一想到这里张鲁就极其兴奋。

因为张鲁此时非常清楚,经历过第一场战斗受挫的赵云,张飞等人,肯定心急如焚,士气低落。

那这种情况对于张鲁来说反倒是一个极好的消息。

因为张鲁把握住这次机会,很有可能彻底稳住进汉中地区的局面。

一旦稳住局面之后,那么张鲁就可以全力以赴的想法继续巩固汉中地区。

甚至时机成熟,张鲁还可以杀一个回马枪,狠狠的打击赵云,张飞,庞统等人。

当然这是极其致命的事情,不到关键时刻,张鲁不敢做这样的幻想。

让他守住汉中地区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还让他进攻庞统,赵云,张飞等人,那简直是要他命。

他自认为没有那样的实力。

所以他只是不敢抱那个幻想,只不过时机特别成熟的都会冷不丁冒出一点点想法而已。

让他去反击刘备等着,这等于要他的命一般,他根本不敢做这样的事情。

此时此刻所有的压力都给到了张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