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她自小对历法星象感兴趣,她走南闯北,却没出海过。

海那边是什么?

为何沿海商贩冒着没命的风险,也要出海?

出海贸易的利润几何?

若是她的买卖做大了,是否也有机会出洋做买卖?

顾云合心中闪过许多想法,“他们运的是什么货物?”

“绫罗缎匹,还有棉布和书籍。”

丝绸布料和瓷器一向受番邦欢迎,顾云合能理解,可书籍也是热门货?

“东家有所不知,许多番邦人想来我朝贸易,苦于语言不通,便愿意买书学习。且安南土人嗜书,每每重金求购,书籍在安南卖的比倭国还贵。街上没人要的通俗话本子,两钱就能买到,在那边能卖几两银子。”

顾云合惊叹于海外贸易的利润。

“他们是空船回,还是满载回?”

“自是不能空船回来的,那边的胡椒便宜,带到我朝能卖天价。且土人种植棉花较多,许多商家从吕宋运棉花进来,到我朝做成棉布,再卖回吕宋,来回便能赚个天价。”

“能赚多少?”

王升伸出一只手,“少说这个数,多了就不知道了。”

“五万两?”

顾云合惊叹于高昂的利润,难怪商贾愿意冒险。

“他们付多少酬金?”

“五千两。”

五千两银子,顾云合分两千五百两给镖师,每人能分两百多两。

顾云合无法拒绝,思来想去,她把徐钦叫了过来。

徐钦听到她的话,满面惊愕。

“出海?”

“愿不愿意走这一趟,看你自己。若你愿意出去,便混在镖师里,不仅能拿镖费,还能从我这得到一笔三百两的酬劳。”

五百两的酬劳不是小数目,徐钦几年都赚不到,自然心动。

若他灵活些,带点书籍、瓷器、刺绣出海卖,又能赚几十两。

“东家要我做什么?”

“倒也不做什么,我知道你会写字作画的,此次前去,只盼着你能把当地风俗人情写画下来,并打听一下这条航线的情况。看他们如何出海,如何卖出棉布,如何收购棉花、胡椒等。”

徐钦明白过来,“何时出发?”

“即刻。”

“某要回家交代一声。”

“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