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方政本以为,任前谈话应该是心无旁骛的,可真正到那天,他却心思复杂望着台下。最终,谈话还是圆满结束了。只是,与他在王定平面前的表态还是有些细微差别。比方说,林方政全程没有说“不要以为谁推荐的你,谁就是你靠山”之类的硬话,也没有说“是市委王定平书记再三斟酌确定的名单,代表市委对你们的信任重用”之类的收拢人心的话。林方政全程基本上是照着办公室给的稿子念,中规中矩、平平淡淡,完全就是走个形式过场了。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这要从市委常委会召开后的那天晚上说起。
市委常委会,对于这一次干部大轮岗、大调整,在各方利益权衡下,最终获得了通过。
原本以为杨正信会在他所推荐的几个职务上唱反调,投弃权甚至反对票。但实际结果并没有,杨正信还是投了赞成,虽然看上去非常不情愿。
这主要因为他没有反对的理由。林方政安排的这几个人并没有能力上、廉洁上、群众基础上的硬伤,跳不出刺来。而根据议事规则,杨正信有权力反对或弃权,但要明确表态“我不同意某某同志的任免,但如果常委会表决通过,我将贯彻集体决策,请将我的意见明确记录”,而且,不是一句我不同意就完事了,还应当说明理由。
这也是领导干部免责的唯一方式,在一项错误形成集体决议前,你要想将来不被追责,就必须旗帜鲜明表示反对,而不能模棱两可。正所谓“反对不彻底,等于彻底不反对”。
杨正信是没有反对理由的,他总不能说“我给组织部打招呼,推荐提拔某某同志,组织部没按我意思办”,那不是自爆随意插手组织人事工作,搞笑吗?
而在常委会结束当晚,李咸平突然造访了林方政住处。
“李市长?”看到门外的李咸平,林方政愣了一下。
李咸平一脸笑容:“怎么?不欢迎?上次可是你要邀请我来喝茶的。”
“没有没有,请进。”林方政连忙将他请进屋内。
“你坐。”林方政去为他泡茶。
李咸平背着手四下打量:“房子还不错,就是装修简单了点。机管局怎么弄的?家具什么的也不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