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组织程序,这是人选酝酿环节,省委组织部一般要列出两到三个人选,然后提交省委书记办公室或五人小组讨论,讨论后定下一人,再开展后续的民主推荐、考察等环节。
虽然是列出两到三个人选,实际上只有一人,另外的人都是“陪跑者”。所以谈话也一般不会找所有候选人谈,已经定下来的人才会认真谈。
林方政还能有别的什么想法,立刻郑重表态:“感谢组织的培养,我服从组织的安排!”
“这话谁都会说,找你来,不只是听表态。”伍权生摇了摇头,看着林方政疑惑的表情,“小县制改革还差最后一步,市委宣传部的担子也不轻,两个都兼着,肯定是忙不过来的。接下来你有什么工作打算,小县制改革能脱手了吗?能不能放心交办出去?”
这个问题很正常,林方政是提拔,按道理是要同步任市委宣传部部长,那县委书记也应该撒手了。这跟贺兰禄有所不同,贺兰禄是临时兼任县委书记,短暂过渡一下。再说了,贺兰禄没有小县制改革这个重担,两头应付倒也不是问题。让林方政两头应付,就有点难搞了。误了哪头都不行。
但林方政心里明白,这样的谈话,问题不是聊天扯淡,那就是一种考察。在提问之前,伍权生必然已经有了期望的答案,如果不能答中要害,那就让人失望了。
思考了一下,林方政开始回答:“伍部长,我们是一个组织,我们的事业,从来不是缺了谁就不行。小县制改革也是如此。几个月以来,县里干部人事基本调整到位,小县制改革已经深入人心,县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我可以保证,即便我林方政此时离开朗新,继任者也能在朗新全体干部的拥护下将改革完成!”
这段话挑不出任何毛病,但伍权生眼中明显闪过一丝失望:“这么说你是打算卸任县委书记了?也行,谁能接你手,你可以推荐。”
“不,伍部长,我的话还没说完……”林方政继续道,“虽然我们的事业并非缺谁不可。但小县制改革作为省委部署的重点改革试点任务,要保证最高质量完成,不出现任何闪失,就最好还是不要临阵换将。改革不是非我不可,但我一定是最佳人选。既然省委把这重担交付到我肩上,我就有责任、有义务从始至终将它完成。只有彻底完成改革任务,我才能对得起省委的信任!所以,我个人建议,希望我继续兼任朗新县委书记,市委宣传部的工作暂时请其他同志负责一下。”
杨正信没看到伍权生眼中再次闪过的赞赏眼神,急忙道:“方政!别乱提建议!你当了宣传部长,怎么能把工作丢给其他同志负责?!就按你前面表的态,服从省委安排,回去抓紧把改革后续工作做好交接就行,其他的不要瞎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