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莺莺走进一群莺莺燕燕,对与其他人稍有疏离的冈田茉莉子说道:“茉莉子,等张少抽完烟,你过去和他对戏。”
“哈依。”冈田茉莉子鞠了一躬,柔柔地说道。
两人还未结束交谈,袁继发带着一个裁缝走了过来,“蓝女士,我觉得这件和服上面的叶片图案不如另一件醒目,能不能让演员再试穿另一件?”
张扬的武器是风扇,不消说,香港制造集团是《驮果子》这部戏的植入广告大客户,已支付一万订金,后期按观影人数再具体结算。
蓝莺莺蹙眉道:“袁经理,已经试了好几遍,怎么还要试?”
植入广告的钱是剧组收的,跟演员没关系,奥德的宝贝疙瘩被反复折腾,她有好脸色才怪,想听她轻声细语,发个代言广告来呀。
袁继发觍着笑脸说道:“再试一次,最后一次,定下就不改了。”
他心里窝着火,明明是出钱的老板,却要耐着性子憋着气,若不是看在友谊影业老板和他的老板是同一人的面子上,他一定让对方知道出钱的才是大爷。
他的余光往不远处的刘若玲瞥了一眼,瞧瞧人家,老佛爷一样,都是客户,差别就是大。
“袁经理,不是我不配合你,马上就要拍了,你还没定下来,我很难做啊。”蓝莺莺诉苦道。
“最后一次,最后一次。”袁继发竖着食指,“我去给王导打声招呼,戏往后挪挪。”
“好好好,我们抓紧时间。”
蓝莺莺让需要试衣的女演员跟着袁继发走,她自己来到一个在试假发的小演员身边,抬手帮着整理假发,“夏萍,假发戴着热不热?”
夏萍咧嘴甜甜一笑:“蓝姐姐,我不热。”
“热了跟我说,我让助理帮你扇风。”蓝莺莺抚了抚夏萍的头,说话轻声细语依旧。
夏萍只是一个小演员,年纪小,年方十四,资格也小,奥德前不久刚从星探公司将她买来,还是学员,但她的艺名是冼耀文亲自取的,中文名夏萍,英文名柯德莉·夏萍。
中英文艺名一对比,夏萍这个名字虽稍显俗气,却是赫本的港式音译,见过公司文件的人都知道冼耀文的英文姓氏就是赫本,与自己同姓,这是多看好这个小家伙。
蓝莺莺自然是想多了,冼耀文只是观夏萍的长相有奥黛丽·赫本的味道,将来可以碰瓷,便借用奥黛丽·赫本的名字,打一个提前量,从强碰瓷进步到心有灵犀。
片场另一侧,过来监督刷牛皮癣广告的伊丽莎白医院院长皇甫华丰刚同布景人员沟通完,这会儿正看向几个身着日军制服的演员,他的眼里燃烧着恨意。
他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牺牲在抗日战场,姐姐唯一的儿子,他的外甥在火车站被小鬼子抢走成了“马路大”,人就是从他手里抢走的。
啪啪!
他甩了自己两个巴掌,“你怎么不敢反抗?没用的东西!你怎么不敢报仇?废物!”
未几,他意识到失态,默默走向幽深,不想将自己的丑态现给他人看。不过,他的内心被扭曲,一颗偏向邪恶的复仇种子生根以待春雨来临时发芽。
一些光鲜亮丽的成就背后,可能掩藏着令人不寒而栗的丑陋,卖油翁曾说“无他,唯手熟耳”,人的智商有高低之别,有人学得快,有人学得慢,但不论快慢,都需要学的过程。
医学是一种经验学,它的发展需要不断试错,不断做排除法,如今回顾当年的放血疗法,显得既愚昧又可笑,殊不知多少高级治疗手段是踩在它的肩膀上被排除剩下。
药物研发与其称为发明,不如说是发现更为贴切,绝大多数药物的诞生都有一个偶然发现的故事,而系统化的药物研发或许也可以称之为提高偶然发现概率的过程,化被动为主动,将偶然装进试管,捏住试管晃呀晃,大声逼问偶然,“说,发现躲在哪里?”
不招,加一种催化剂,还不招,换一种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