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撂地演出,德芸社什么都不是了

小剧场的联合撂地在继续。

郭启林在和师兄弟攀谈了一会儿后,找一个地方好好看看观众席的场景。

目前上的演员都不是什么太出名,包括德芸社,午场只是先实验一次。

实验的结果并非不好,没有人拥挤,三处地方都有人看。

无非汇林社那边人群多一点,一层层站在周围看和听。

他们经历过,还上过几次外面的撂地知道怎么说话,怎么抓人心。

包括听芸轩的人也偶尔过来演,不是太为难,无非需要比平时更加专注和吐字清晰。

因为走动的声音和晃动的人影太多了。

相反再看德芸社这边,多找了两位小剧场的演员过来,结果根本吃不消。

在人群中演了十分钟,汗水哗哗的流,有一些手足无措的感觉,导致效果不是太好。

为此他那边看着的人群只有二十来位,大多都去向其他地方。

“栾哥,让德芸社下一对的人顶替,他们没有经验还是太难了。”

望着德芸社那边,郭启林是关心的,显然让他们演一个小时,根本坚持不下来。

“我去安排人。”

转身,栾芸萍快步找人了。

因为是三个社团撂地,他们这一次的演员需要的不是一般的多,每一个社团准备了三对,以确保每对演员演一个小时,结果德芸社这边还没有演一个小时,十多分钟就不行。

不一会儿德芸社演员知道消息,立刻找了一个底落下,换上另外一对。

换上这一对,他们也吃不消。

只能硬着头皮演,宛如公式一般的说相声,对观众的互动很少。

最后也快不行,果断换人。

换的人上去,没有半分的难受,汗水更不出多少,因为频繁的换人已经让其他观众没兴趣了,大多去向其他地方。

撂地演出就是这样,必须坚持长时间的表演,观众对你才会有一定的印象和喜欢。

你一直换人,一直让观众接触新的演员,会有人不耐烦。

这也是为什么汇林社、听芸轩等人第一次撂地演出也是满头大汗的原因,都在努力的扩长自己表演时长。

就这样午场的演出在继续。

郭启林一边看一边拿出手机拍照,不管怎么说效果是不错,于是发了一个微薄。

“新的格局,新的形式。观众们看起来都很喜欢,希望未来能有所发展。”

话语和照片让来不到现场的观众和路人看见了壮阔的一面,尽管人数只有三百多,但气氛如图片所示,的确好到一定程度。

同时也让晚场即将要过来的王九隆、尚九息等人多了几分希望。

参加撂地比他们考试还要难。

实在不想去,架不住师父同意。

抱着手机认认真真看场面,发现场面很好时,心中松了一口气。

“或许撂地并不是那么难,毕竟还在室内。”

王九隆说一声。

他说,尚九息却在拼了命找德芸社那一块儿区域,很可惜并没有放出来。

郭启林也专门不想放出来,德芸社那边的演员只有十几个人看,不放出来是为了德芸社的脸面。

但他们不知道,单纯认为没有拍到,为此竟然开始从担忧变成成期待了,期待晚上的表演。

看能不能在汇林社大展拳脚。

其中杨鹤同也一样,他只有多努力才能多给德芸社带来流量,还有担任职务。

几个小时过去。

汇林社的午场结束,观众散场,演员们休息吃饭。

吃饭时间,郭启林带着闺女和他的叔叔们一块儿下馆子吃。

因为晚上有演出,他们不能喝酒,就单纯的吃。

吃的过程不忘记给禾禾弄好吃的。

小剧场有一个小丫头,为他们添加了许多的乐趣,同时也让她瞧瞧她爸爸的事业多红火。

等未来这些产业可全部是她的。

吃饱喝足,禾禾回到剧场继续跟着爸爸玩,病好了,她干什么都开心。

还顺便给妈妈、姨姨打电话,想让她们过来。

结果忙碌不断,根本没有时间,吃的饭也只是让人买回来吃的。

时间来到晚上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