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2交通问题

……

一方面,亚历山大目睹着整个社区这般自然而然地蓬勃发展,心中满是欣慰。

许多原本位于南区的商家,纷纷迁至西区,只为能更便捷、更迅速地为居民们提供服务。

瞧啊,此地的热闹喧嚣程度,几乎能与繁华的市场区相媲美。

然而,这繁荣的背后,却也隐藏着诸多问题。

这些商家的设立毫无规划,显得极为随意,不仅给周边的居住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困扰,更为关键的是,它们非法占用了大量宝贵的空地。

亚历山大原本对这些地块有着更为宏伟的规划,他意欲在此建造一系列娱乐中心,诸如能让人放松身心的澡堂、充满艺术氛围的小型露天剧场、绿意盎然的公园,甚至还有前所未有的动物园。

这些计划堪称雄心勃勃,毕竟在阿哈德尼亚乃至整个世界,对于公园和动物园的概念,人们几乎一无所知。

在世人的认知里,公园不过被视作大片开阔的绿色田野,而在这个世界上,这样的空间随处可见,只需迈出城墙之外,便能尽情触摸到那广袤无垠的草地。

至于公园的“小表亲”——花园,虽确实存在,但在人们的观念中,那不过是富人们闲暇时的玩物罢了。

普通民众连想都不敢想,更谈不上渴望拥有这般奢侈的享受。

而将动物圈养起来,并收取费用供人参观,这样看似荒诞不经的想法,似乎还从未有人萌生过。

然而,随着西区商店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赞赞已然深切感受到了人口膨胀所带来的巨大冲击。

倘若亚历山大想要顺利建设这些便利中心,那么许多商店就不得不另寻他处——从道路上撤离,甚至从那些空置的土地上搬走。

但他实在不愿轻易下令采取这般具有破坏性的行动,因为他深深明白,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这些商店。

对于那些整日忙碌操持家务的女性而言,长途跋涉前往南区购买生活必需品,实在是太过麻烦,且极为耗费时间。

这一现状,很快让亚历山大察觉到了自己最初城市设计中存在的一处缺陷。

当他精心打造四个区域,并将它们规整地划分成不同功能的整齐区域时,他运用了源自现代的城市规划理念,认为每个部分都应与单一的身份紧密相连,诸如居住、工业、经济、娱乐等等。

他坚信,如此明确的功能划分,将极大地方便对这座城市的管理。

然而,问题恰恰出在这里。

古代的人们并不像现代人这般生活,他们缺乏汽车、公共汽车和火车等便捷快速的机动交通工具,无法在合理的时间内轻松抵达城市中各个遥远的地方。

因此,在古代,产业、经济和居住区域往往是相互混合的。

人们大多选择在工作的地方居住,并与周边的商贩进行交易,以此满足自己大部分的生活需求。

唯有娱乐部分是相对独立分开的,每当人们来到城镇,便会纷纷涌向各个剧院和巡回马戏团,寻求身心的愉悦与放松。

“嗯,这着实是我考虑不周啊。”亚历山大一边静静地看着人们依旧有条不紊地继续着他们的生活,一边微微哼了一声,自言自语道:

“在考虑赶走这些商店之前,我确实应当先着力发展某种公共交通。

首先可以尝试用马拉的大型马车来充当公共汽车或者有轨电车。

没错,这些公共交通工具甚至可以由国家出资资助,以便将民众的出行成本降至最低限度。

就如同城市里的澡堂一样,成为一项便民的举措。”

毋庸置疑,对于普通的赞桑人而言,在如此规模庞大的城市里出行,着实是一件颇为麻烦的事情。

他们唯一真正能够依赖的出行方式,便是自己的双脚。

如今,城中倒是有一种类似于古代出租车的交通工具——一种造型精巧、速度较快的马车,设有两座或四座,人们可以从特定的“商店”租用,乘坐它前往任何想去的地方。

但正如人们所能想象的那般,普通公民根本无法定期承担得起这样的出行费用。

这种交通工具主要为富有的商人和那些没有时间或能力购置与维护私人马车的来访贵宾所使用。

至于贵族们,他们在出行方式上则有着多种选择。

拥有个人专属的马车,自然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

男人们还热衷于骑马出行,如此既能展现他们的英姿飒爽,又能更惬意地欣赏沿途的风景。

而贵族女性们则更倾向于乘坐轿子——一种由四到六名男性抬着的单座大轿子。

由于轿夫们将轿子稳稳地扛在肩上,行走起来更为平稳,且能够更为轻松地穿梭于那些通常狭窄而拥挤的街角。

在城市之间的旅行方面,贵族们同样有着多样的选择,而平民们也并非毫无办法,他们在出行方式的菜单中,也有着一些属于自己的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