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1页

只要有一个可以稳定自我复制,记载信息的结构,生命都有可能诞生。

在火山周边的冰层中,有一种晶体生命正在诞生,在冰封的海洋之底,高压的环境之下,一种可以自我复制,自我增生的晶体结构出现了,它类似于宝石,一种可以自我衍生的‘雪花晶体’,它的分子结构致密,但是密度却不变,这令它可以累积更多的信息。

在这颗地质活动颇为活跃,但被远日环境冰封的星球上,冰晶顺应着板块活动扩散,以重新凝结那位结构不稳定的离散冰晶和水为繁衍过程,并且因为火山运动不断地溶解,重构,进行一种缓慢的‘演化’。

它们的演化很慢很慢,就如同宝石的凝结一样,需要漫长的时光才能进行一次演化,重构和进化,但是以冰晶内部热量振动和机械波作为信息传导媒介的它们‘反应’却很快,在冰晶体于星球的冰海底部,初步构成近乎于地球生命‘多细胞生命集群’的‘稳定大规模冰晶体’后,它们就具备了初步的智慧。

冰晶生命在这片寂静又激烈,冰冷又灼热的星球上诞生,它们借助地质运动扩散自己的集群,甚至借助地壳裂缝中的高热和冰海的高压加速自己的演化。

它们的工具就是冰,甲烷冰,纯冰晶都是它们的材料,它们用这种工具引动星球的热量,燃烧并溶解冰海,创造出全新的生活区域。

它们崇拜在冰海底层蔓延的板块裂缝,崇拜火山和海底冰层中微不足道的光,这群以寒冷为存在基础,但却向往热量和‘演化’的生命甚至创造出了以冰和火为基础的原始宗教,敬拜这带来创造和毁灭的神祇。

因为冰晶生命死后会变成离散的冰晶亦或是水,而这些材质又会诞生出新的冰晶生命,故而毁灭和诞生对于冰晶生命而言是一体的。

而当向往光的他们朝着冰海的顶端进发时,已经是它们具备智慧的四百万年后了。

离开了冰海底层的高压,冰晶生命的结构不再稳定,等到他们重构出可以适应低气压环境的晶体结构后,又是非常遥远的时光之后。

至于当离开了黑暗的冰海底层,注视着在远方太阳光辉照耀下,折射出漫天虹光的冰风暴时,冰晶生命心中究竟有多么震撼,那却是碳基生命无法理解的‘美’。

正如同所有智慧生命那样,他们开始好奇。

好奇自己身处的冰海和星球的本质,好奇虹光风暴的起源,好奇天空之上那似乎永远触碰不到的光究竟源自于何处,好奇自己诞生的原理。

以及,如何才能前往自己好奇的地方。

冰晶生命是有局限的,地表的温度相较于冰海底层更高,冰晶生命溶解再重构的速度加快,但是他们却很难加速,将自己的同胞送去天空之上——加速诞生的热量会点燃他们的甲烷冰工具,会融化令他们得以存在的冰。

对于冰晶生命来说,想要探索天空,群星和远方的奥妙,就只有一个方法。